你的位置:龙门国际 > 龙门国际登陆 >

c7娱乐(中国游)官方网站

梅子青时龙门国际登陆,夏天就快到了。旧时消夏,少不了酸梅汤。《红楼梦》里,宝玉挨打后想喝酸梅汤解渴。袭人怕伤身,换了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。

c7娱乐

年后去日本,白米饭上常搁一粒紫苏叶腌过的梅干,这个风俗是从中国传去的。古时,梅子是汤羹调料,醋没盛行时,它跟盐一样,用来提酸味。青梅可腌、可酱、可榨汁,一碗羹汤加了梅,便有了酸。梅汁渍鱼虾去腥,腌蔬菜爽口。

宋代与梅有关的吃食不少,有梅花粥、梅花汤饼、梅花齑、梅花包子等。梅花包子形如梅花,肉馅中掺入梅瓣。还有梅花做的醒酒汤,叫素醒酒冰和不寒齑。去年杨公堤的味庄推出宋宴,就复刻了梅花汤饼。用白梅檀香泡水和面,压成梅花状,得吃上两百多朵才能吃饱。

天台始丰溪畔滩岭,号称“乌梅之乡”。梅子有青、乌、白三色,青色梅子烟熏后,变为乌褐色,便是乌梅。若以盐水晒浸,外皮起白霜,便是白梅。乌梅是天然中药,能下气、止咳、消肿。张仲景以乌梅丸调胃肠息肉,据说灵验。滩岭青梅分大小,称大青梅、小青梅,成熟后,鹅黄中带点胭脂色。大的果大肉厚,宜做蜜饯;小的粒小味酸,多入药或配饮料。梅子熟时,我总买几斤,熬酱,泡酒,或以朱槿花加盐腌,腌出的梅子颜色红艳,清甜微酸。

前些年到广西,看当地人用盐水泡青梅,蘸蒜蓉酱油吃龙门国际登陆,重口的还加辣椒。就像我头回见广东人吃杨梅蘸酱油,着实叫人惊讶。

周作人说绍兴有种大青梅,叫青榔头,脆酸得很,放桌上,能用拳头“砰”地敲开来,晒干煮酱,另有风味。

杭州的春光,美却很短暂。这里的夏季平均时长140天,冬季98天,春季仅有68天。不必翻日历,见梅树上结了青梅,便知春天唱个喏,要告退了。

杭州梅更多,早春时节,我跑东跑西,赏了杭城十七处梅花。唐人爱牡丹,宋人爱梅花。“梅妻鹤子”的林逋就葬在孤山。南宋定都临安,梅树遍布。范成大说,梅是天下尤物,家家院里必种,多多益善,旁的花有无不打紧。

故乡多梅,《嘉定赤城志》记了几十种,多归在风土“果”类,倾向于食用。故乡立夏,有吃蛋、食青梅、喝桂圆茶的旧俗。吃桂圆图眼明,食青梅盼夏季腰不酸。

我吃过最老的梅,是天台国清寺的隋梅,已有1400岁。大寒开花,繁茂得很,立夏结果,寺里僧人摘了腌渍,叫千年梅子。前些年陪杨锦麟游天台,在寺里吃过一回。

江南暮春,樱桃红,桑葚紫,梅子绿,果子挂在枝头,常有鸟儿来啄。独青梅又酸又硬,鲜少遭鸟儿叨扰。这酸涩,倒成了它的护身法宝。如今,桃子、李子、杨梅等各色水果,被驯化得愈发甜蜜,讨人欢喜得很,唯梅子性子倔,绝不迁就。

前些日子,去了西湖边湛碧楼,它藏在曲院风荷里头,楼里就一株红梅,早春时,衬着古典园林,开得极富意境。二月赏过梅,四月底再去,满树都结了青梅。我跟湛碧楼的任总说,如酿些青梅酒,夏日里湖边摘片荷叶,倒上青梅酒,来个碧筒饮,也算不辜负西湖千年风雅。

每年暮春,阳光明朗,万物可爱,梅子熟了,我便在家里酿青梅酒。青梅、冰糖加烧酒,剩下的交给时间,等梅子皱了,就能小酌。北方朋友来杭州,我请他们喝自酿的梅子酒,酒清淡,带点甜,他们喝惯烈酒,喝了梅子酒,竟也说有味道。什么味?想来,这就是他们心中的江南味吧。

宋朝讲究吃喝,宫里设蜜煎局专做糕点,街市有果子行卖鲜果干果。橘红膏、荔枝膏、蜜姜豉、花花糖,还有乌李、蓼花、蜜弹弹,玉柱糖、乳糖狮儿、薄荷蜜、琥珀蜜……生鲜、蜜饯、冷饮、小吃,数都数不过来。单说梅子,就有乌梅糖、梅子姜、越梅、金丝党梅、香药脆梅、梅子酒、卤梅水。这卤梅水就是酸梅汤,酸酸甜甜,冰镇后喝,那叫一个透心爽。

电视剧《清平乐》里,宋仁宗念着生母做的蜜饯梅子。这蜜饯梅子龙门国际登陆,宋时叫蜜渍梅花,雪水浸白梅果肉,蜂蜜腌渍,可佐茶下酒。还有樱桃煎,樱桃放梅卤水煮软去核,捣泥压饼,撒白糖,苏东坡说它是天下最美味的东西。